从公交车到网站可用性
发布于:2015-08-31  浏览:

每天乘坐物美价廉的公交车上班下班,或拥挤、或敞亮、或听歌、或看书、或坐、或站、或独自望着窗外飞驰的街景而发呆、或与美女恐龙亲密接触而胡思乱想。初看题目似乎没什么联系,因为很多讲网站可用性都会参考超市、报纸这类买卖,公交车和网站可用性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和相似性,或者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

为什么坐公交车?

方便、快捷,最主要是便宜。缺点是什么呢?你得等、上下班的时候得挤,而且线路固定。有的城市有地铁,道理也差不多。这一点和网站有几分相似,网站也可以为访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或者他们想要的信息,而且大部分内容是免费的。缺点是他发什么你才能看什么,包括搜索引擎,现在没有任何网站和Web服务能做到像我们伟大的政府一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比如我想看看南方旱灾的情况,只能是有人或网站发布相关的新闻,内中包括一些图片而已,这仍然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只不过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主动了,搜索、RSS订阅以及提醒等等。

所以说网站可用性第一条,或可说最根本的,要命的地方就是让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我将其比作星级宾馆的服务员,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首先要在第一时间显示用户想看的信息,其次要尽可能回避和隐藏不需要的信息,所以说研究和判断用户的习惯和目的就是网站可用性很重要并且是一直以来都没有间断的课题。而对于我们建设网站的人来说,确定自己网站的主要内容和访客的习性是一切的前提。还要把握一点,不要轻易收费。

坐公交车的人很多,而且各行各业、各种身份都有,相应的习惯也不一样。有的喜欢看站牌、有的喜欢问司机、有的上车以后看路、有的则听报站器、残障人士还需要他人的帮助。先说说第一种看站牌的。

导航

全世界公交车都有线路,或长或短,或简单或复杂,掌握这一信息的关键就是站牌,也就是我们网站中的导航系统(Navigation)。网站的导航比现实世界中的导航更加重要,因为互联网是二维的,网页和网页时间没有实际的位置作为参考,每一次URL的跳转都是瞬间完成且没有方向性,是一种逻辑和继承的关系。

站牌上都写着什么信息呢?

公交车线路名,如250路
运行时间
完整的车站列表及行进方向
当前所在车站的站名
下一站名称
每个车站都会有这样的站牌。对应到网站上就是,每个页面都要有导航系统。我没有说是导航菜单,因为导航系统包括很多方面,不仅仅是菜单那么简单。比如搜索也是一种导航。公交车站牌对应的网站信息就是:

网站名(必须清晰明了而且易于辨认)
开放时间(当然绝大部分是全天候的,但维护、关闭之前要事先发布通告)
导航菜单
当前页面名称
Pagination(页数标记)
站牌的信息准确、严谨,但内容有限,我们坐车的时候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不识字、视力差、记性不好等原因吧,站牌对他们来说用途不大,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打听。

搜索引擎

有的人上车以后问司机,我到世博园在哪站下车?得到的回答有三种。

世博园站或XX站下车东走20公里
这车不到世博园,你可以换乘250路
不要和驾驶员说话
第一种是提供了搜索功能,并可以显示了准确信息,但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都是对付那些不看站牌的中老年人。

第二种情况很常见,就是没有找到匹配的结果,这时就要给出可供参考的相关信息。比如搜索建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未必准确,有可能是世博院,好的搜索引擎可以给出纠正的结果,以及相关的信息。比如世博会热门的展区,值得看的地方,售票情况等等。

第三种就是网站不提供搜索或者有限制,但一般是国内论坛会有这方面的限制,具体原因不太清楚,估计是要减轻服务器压力,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总之牺牲了可用性。用户很难说一次输入就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要等30秒或更长时间之后才能进行修正的话,用户体验质量恐怕要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我见的也不少,就是一些老太太,上车问司机,这是250路吗?

网站Logo

一定要醒目。醒目有两点,一个是Logo易于辨认,再有就是位置固定。一般是网页的左上角,据说这是参考电视台的台标,不要轻易打破这个原则,除非做的更加醒目或者允许牺牲可用性的网站,比如时装、化妆品这类侧重产品和企业形象展示,以及视觉派的网站。还有网站Logo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都建议做成返回主页的链接,但很多开发人员不会这么做,而且很多网站访客也不知道有这个方便的功能。

其次,网页的设计风格必须统一,也就是每一辆公交车,每一个网站都让人离远远的就看的出这是他们要上的车。车体可以刊登广告,但不要影响正常使用,如果多的让人都看不出来是哪路车,这就不高明了。

报站

要让乘客随时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马上要到哪里。在网站上,这更重要。这也是导航,经典的面包屑(breadcrumb),就是"首页>产品>耳挖勺",指示当前所在位置、和首页的距离以及层级关系。这个东西就叫面包屑,好些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也都这么叫。这里有个小故事,有个小女孩在森林里迷路,她把随身带着的面包弄一点在地上,最后用这个线索找回了家。所以如果你在网页代码里看到class="breadcrumb",就知道不会再感到莫名其妙了。

布局

车内布局要合理,并且符合行业约定,这样乘客在车上很容易就找到自己触手可及的东西。网站也是如此,尤其信息为主的网站,不要刻意标新立异,遵循前人总结的规律没有坏处。

不要打扰

这就又是服务员的例子,你在星级宾馆很少看到服务员走来走去,但当你需要服务的时候,就会马上出现在你的面前。不要让没有用(或只有你认为有用)的内容去打扰你的用户。现在有很多企业网站页面打开之后会出现一个浮动窗口,YES/NO和客服MM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忌讳。一方面,访客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的点了有的没点。点的本来就没什么事,连接到客服反而增加客服工作量。没点的总的看着那东西,或者点取消/关闭,又增加的访客的工作量,进而影响到访客的心情。最讨厌的是每个页面都会弹出来。

速度

公交车的速度分为行驶速度和车隔。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都愿意选择开的快的车,而更重要的则是车隔,如果早晨上班等了15分钟还不来的话,有的用户可能就开始招手打车了。如果连着三天都是这种情况,用户就会开始抱怨,认为这条线路就这样,是否可以考虑乘坐别的线路。速度至关重要。

Google已经将页面打开速度列入排名参考因素之中,也就是说你网站的速度会影响到你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但影响不大。内容质量还是最主要的,当然怎么也不及地区法律。网页迟迟打不开也会影响网站访客的心情和决策,对于经常上网的人来说,网页几秒钟不显示任何内容的话,他们就会放弃。这和脾气没关系,而是一种习惯。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你的网站很可能打不开或有病毒。关于网页打开速度优化,也是一个可以单独讨论的话题。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端,推荐O'Reilly出版的《高性能网站》一书。很薄但很实用。

总结

网站可用性很简单,也很复杂,道理明摆着,但研究起来既琐碎又难以兼顾,很多人都在研究和学习可用性,但好用的网站还是很少,好用又好看的网站就更少。但这门学科还很年轻,可供参考的数据也很少,这方面在《点石成金》里可以找到更好的答案。像公交车这样工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借鉴到可用性设计,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从书本上获得,往往那些毫不相干的行业却能提供巨大的帮助。


上一篇:CIS-企业识别系统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